斑禿/脫發
斑禿(alopecia areata)為一種突然發生的局限性斑片狀脫發,可發生于身體任何部位,頭發全部脫落稱全禿(alopecia totalis),全身毛發均脫落稱普禿(alopecia universalis)。
【病因和發病機制】 病原尚不完全清楚,可能與遺傳、情緒、應激、內分泌失調、自身免疫等因素有關。
【臨床表現】 本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,但以青壯年多見。皮損為突然發生的圓形或橢圓形、直徑1~10cm、數目不等、境界清楚的脫發區,皮損區皮膚光滑,無炎癥、鱗屑和瘢痕(圖23-3);進展期脫發區邊緣頭發松動,很容易拔出(輕拉試驗陽性);拔出的頭發顯微鏡下觀察可見毛干近端萎縮,呈上粗下細的“驚嘆號”樣;如皮損繼續擴大、數目增多,可互相融合成不規則的斑片。多數患者發病3~4個月后進入恢復期,局部有毛發長出,最初為細軟色淺的絨毛,逐漸增粗、變黑,最后恢復正常。約50%患者可復發,多為早年發病、病程長、脫發區域廣泛者;頭皮邊緣部位(特別是枕部)毛發較難再生;少數全禿和普禿患者病程可遷延多年。
圖23-3
【診斷和鑒別診斷】 根據典型臨床表現本病一般容易診斷。
本病應與假性斑禿及頭癬進行鑒別。假性斑禿是一種炎癥性瘢痕性脫發,常繼發于頭皮紅斑狼瘡、扁平苔蘚等炎癥性皮膚病,禿發部位皮膚萎縮變薄,毛囊口消失,禿發區境界清楚。
【治療】 去除可能誘發因素,注意勞逸結合。對禿發范圍廣或全禿、普禿患者,可考慮佩戴假發以減輕心理負擔。
1.外用藥物治療 2%~5%米諾地爾酊劑、鹽酸氮芥溶液等外用2個月可見毛發新生;孤立性、頑固性皮損可用潑尼松龍混懸液與1%普魯卡因等量混合后作皮內注射。
2.內用藥物治療 對迅速廣泛的進展期脫發可口服中小劑量潑尼松,數周后逐漸減量并維持數月,一般2個月內毛發開始生長,但停藥后可能復發;胱氨酸、泛酸鈣、維生素B6等有助于生發;精神緊張、焦慮、失眠患者可給予溴劑或其他鎮靜劑。